如果你进入的是一个发展周期处于相对早期的行业,经历着行业的快速发展,就像坐在快艇上一样,风驰电掣的感觉会让你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前途抱有更激进、乐观的态度,你会很自然地认为未来是可以期待的,目标是可以实现的,赚钱是可以很快的,自己的努力是必定有收获的。
如果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没有进行慎重的考量,导致自己进入了一个衰退或者停滞不前的行业,那么你对于激进、发展、乐观、创造、颠覆这些概念就会很陌生
你很难超越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来思考自己的发展。在这种环境下,所有人对自己未来的判断更倾向于保守、悲观
进入一个行业之前,不妨先看看这个行业过去十年的增长数据,以及一些可靠的预测性观点。
如果该行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,或始终具有强劲的增长速度,也许你应该毫不犹豫地跳上这艘“火箭”。
新兴行业更具发展性,事事有反馈、努力有回应;
末期行业内卷严重,努力收效甚微,积极性弱。
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
有些职业一开始很完美,但是它能带给人的红利是非常有限的,等到这个人过了青壮年,红利就濒临消失。
有些职业一开始略微艰难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红利会逐渐显现,甚至迎来明显的向上拐点。
这是我们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
随着年龄的增长,有些人会在生理上无法应对巨大的工作压力;
有些人会对新事物的热情和敏感度降低;
还有些人会选择自己创业。
那些无法自立门户又不能接受工作压力的人,往往就会站在人生选择与家庭压力的夹层之中。
可持续性会在我们的后半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如果自身的职业不具有可持续性,自己又不能另辟蹊径开拓沃土,那么很可能在我们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已经是此生的高光时刻了,等到四五十岁,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更旺盛的经济诉求时,这些职业却不再需要我们了
大家都希望人生的高光时刻来得越早越好,没有多少人愿意忍耐几十年的孤独打磨,等待中老年时才发光发热。
但是从人生幸福度而言,倒吃甘蔗——越往后越甜,才是更好
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曾有过体面的工作与生活,但是老了之后,在个人生产力最低下的阶段,不得不从事极为消耗体力与尊严的工作,这是非常艰难的挑战。
无论生活品质、经济收入、个人尊严,还是社会地位,都是入奢容易,入俭难
如果人到中年才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不可持续,那种衰颓的无力感比年轻时的困窘更令人痛苦
工作两年后,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位:
①写代码不错,但是做不到顶级“大拿”;
②程序员职业生命周期有限,要想好后路;
③40岁后成为多品种资产的职业投资者
能够可持续发展,对冲职场风险,甚至有一天替代职场收入的副业,才值得我们认真构建与经营。
不同的职业模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
资产积累型与时间售卖型两种生存模式,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收益增长,也会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
致力于把自己打磨成他人标准下的佼佼者。同时自己的职业资源只是他人所构体系的组成部分
自己因体系得来的社会地位无法传承,所以孩子必然会和自己一样,进入统一的社会评价体系
从学校输送至社会,被组织机构选拔,然后根据组织机构的筛选逻辑一层层往上爬,重复自己曾经的奋斗路径。
这是一环又一环的连续筛选机制,每个环节都不能拖后腿,因此父母的心理压力必然持续处在高位。